KAIYUN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- 藤球运动技术领航者

KAIYUN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赛事前沿 > KAIYUN动态

藤球传球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

更新时间:2025-05-16点击次数:

  第一作者简介 : 张永斌 ( 1969 - )男 ,国家藤球队总教练 ,学士 ,研究方向为藤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。

  术运用情况进行观察 。 1. 2. 3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中国和泰国两国运动 员的年龄 、 Hale Waihona Puke Baidu龄和身体形态参数及技术数据的进行 对比分析 ,从而作出判断并得出结论 。 1. 2. 4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藤球传球技术 训练的文献资料 ,探讨传统藤球传球技术训练方法 的不足 , 提出改进和提高藤球传球技术训练的新 方法 。

  找到自 己 所 处 的 适 当 位 置 , 是 接 好 球 传 好 球 的 关键 。 2. 3. 3 不注重培养技术全面的二传手 由于二传 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进攻的质量 , 影响着进攻技术 、 战术的发挥 , 所以 , 要培养二传手头传 、 胸传 、 腿传 的技术全面熟练 ,而且还要掌握其它各种各样的传 球技术 。 2. 3. 4 缺少组织后排进攻的训练 在前排进攻一 时受阻的情况下 , 可以适当将进攻点转移到后排 , 以扭转不利局面 。所以应重视后排进攻的二传组 织训练 。 2. 4 改进与提高传球技术的训练方法 由于传球在藤球运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, 所以改进与提高传球技术的训练方法 ,使传球训练 日趋完善势在必行 。改进与提高传球技术的训练 方法 ,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: 2. 4. 1 加强基本功技术训练 要接好球 、 传好球 , 首先就要练好头部 、 腿部和脚部的基本功夫 。脚部 最基本的是盘好球 , 它是在赛场上更好地接球 、 传 球的基础 。腿部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球 , 而头部是接 好球 的 开 始 。所 以 , 要 想 接 好 球 , 首 先 要 练 好 基 本功 。 2. 4. 2 加强反弹球练习 由于反弹球力量大 、 速 度快 ,加强反弹球练习可以同时训练队员的反应和 判断能力 。反弹球练习可以两人一组也可以一个 人对墙抛球 ,然后接反弹过来的球 。 2. 4. 3 失误练习 在传球练习中 , 不仅要进行一 传正常时的训练 ,而且也要针对一传容易出现的失 误进行训练 。如当一传传出的球高度在腰下部时 , 这就要求二传手动作迅速 , 起球快 , 以避免球不离 身 ,致使主攻手无法扣球 。 2. 4. 4 移动中传球和设定假设目标传球技术练习 传球是场上进攻的关键 。作为一个二传手 , 在赛 场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, 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跟网的距离 ,这样才能传好球 。传球分为定点传球 和跑动传球 。传球练习中要注意控制脚型 , 移动速 度和准备找到球的落点训练 。传球的训练中可自 己假设一个目标定位传球 ; 移动传球可以两人一 组 ,让传球队员跑动接球 ,再传到位 。KAIYUN体育官方平台入口 2. 4. 5 加强二传专项能力训练 一个队的二传 好 ,既可弥补一传的不足 ,又可用假动作迷惑对方 , 不但可以提高二传手的技术水平 ,而且也会提高调 整全队整体水平 。作为二传队员 , 不仅正传 、 背传 、

  藤球运动是一项观赏性 、 竞技性很强的运动项 目 。在藤球比赛中 , 如何发挥全队的综合实力 , 快 速有效地完成每一次进攻得分是教练员和运动员 所希望达到的根本目的 。传球技术作为藤球运动 基本技术之一 , 其在比赛中为完成全队战术 、 达到 [1] 进攻得分目的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。同时 , 传 球也是进攻队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效方式 , 是完成 全队组织进攻的重要手段 。综观高水平的藤球比 赛 ,在一支优秀的藤球队中 ,场上运动员之间快速 、KAIYUN体育官方平台入口 准确的传球不仅会使对手防不胜防 、 达到出奇制胜 的效果 ,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藤球比赛的观赏性 。所 以 ,要想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藤球队伍 , 就必须在传 球技术训练上苦下功夫 , 形成一套适合运动员特

  的扣球力量不够大 ,不够刁钻的问题 。 2. 2 传球技术的传统训练方法 藤球比赛中的传球 , 方法很多 , 具体要求也很 高 ,影响的因素也很多 ,如何及时 、 准确 、 合理 、 巧妙 的将球传给同伴 ,这就需要运动员通过反复的实战 练习和强化训练才能达到 。由于一传和二传的技 术要求不同 ,它们的训练方法也就不同 。 2. 2. 1 一传传统的训练方法 ( 1 ) 一发二接 : 三个人一组 , 一人发球 , 二人接 一传球 ,同时 , 还交叉位置接一传 。这种训练方法 要求一人接球时另一人做保护调整的准备 。 ( 2 )两人对接一传 : 按各方向的球 ,用各种击球 方法接一传 , 也可以一个队员用头顶球 , 另一队员 接顶过来的球 。 ( 3 ) 接左 、 右侧面球 : 两人面对面距离 3 ~ 4m 远 ,接对方踢球过来的两侧球 。 ( 4 )接过顶球 : 一人将球向高空抛出 ,另一人立 即转体调整 ,或一脚将球踢起 。 ( 5 )接手抛扣球 : 教练或队长用手向下的抛扣 球 ,队员接各方位的来球 , 用脚 、 、 、 头 胸 腿调整再 踢起 。 ( 6 )连续接一传球 : 教练或队长用手将球抛向 各个落点 ,或远近 、 或前后 、 或左右 , 急慢调动队员 的步伐移动 。 2. 2. 2 二传传统的训练方法 ( 1 )对传训练法 : 两名队员面对面一触一踢用 脚弓传球 。 ( 2 )脚弓传球法 : 队员每人一个球用脚弓向上 端起 ,并快速移动到球的落点 , 将空中落下的球在 用脚弓端起 ,这样连续重复练习 。 ( 3 )背传训练法 : 两人一组 ,接球后转身用脚弓 背向传给队友 ,两人交替练习 。 ( 4 )转体传球法 : 接过顶球后 ,转体用大腿或脚 弓端过 自 己 的 头 顶 , 转 体 再 用 同 样 的 方 法 将 球 传出 。 ( 5 )平推传球法 : 接好球后 ,用脚弓沿低抛物线 传统训练方法的缺点和不足 现在我国所采用的传球训练方法 , 虽然能有效 的提高员的技术水平 , 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, 主要表现在 : 2. 3. 1 传球方式单一 球员养成了用脚接传球的 习惯 ,不能充分利用头 、 胸和腿部传球 。 2. 3. 2 球员对来球路线 、 位置的判断训练不够 在比赛中 , 通过网洞判断对方发球手发球的路线 月

  摘 : 传球是藤球运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 。在藤球比赛中 ,由防守转入进攻 ,主要靠传球来 要 衔接 。传球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 , 并关系到能否获得球权或不会失分的问题 。因此 , 对现 阶段传球技术的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, 找出存在的不足 , 对运动员的进行科学训练和教练员制定合理的 训练计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。 关键词 : 藤球 、 传球技术 、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 : G849. 9 文献标识码 : A 文章编号 : 1008 - 2808 ( 2009 ) 04 - 0110 - 03

  表 1 中泰男子藤球运动员传球到位率统计表 国名 中国 泰国 平均每场使用次数

  由表可知 ,中国传球到位率为 66. 7% , 而泰国 传球到位率为 86. 7% ,泰国比中国高出 20% 。统计 结果表明 , 中国在传球技术上与泰国有很大差距 , 同时说明中国脚上的功夫不如泰国 , 也影射出中国

  在 2008 年世界藤球锦标赛中 ,以中国和泰国之 间进行的比赛和参赛选手为研究对象 。 1. 2 研究方法 1. 2. 1 数理统计法 本文所有技术统计资料均来 源于 2008 年在泰国举行的世界藤球锦标赛并由专 人负责统计并整理 。 1. 2. 2 现场观察法 论文主要成员对中泰两国间 的比赛进行临场观察 ,并对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技

藤球传球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(图1)

  一个队的进攻意图 , 战术的组织与运用 、 网上 攻击点的选择 ,都取决于传球技术的合理运用 。藤 球的传球技术是比赛中防守和进攻之间的桥梁 ; 传 球是否到位对扣球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, 它是 全队由守转攻的枢纽 ,在进攻与防守转换的衔接与 [2] 平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。特别是“ 每球 得分制 ” 的实施 , 对传球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。 藤球传球技术有不同的类型 。根据运动员用身体 的不同部位传球可分为 : 脚部传球 (包括脚内侧 、 脚 外侧 、 脚背传球 ) 、 腿部传球 、 头部传球 、 肩部传球 [3] 等 。根据传球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一传和二传 。 一传 ,也就是接发球 。第一个接球的队员 , 他不仅 是组织进攻的开始 , 也是由守转攻的重要开端 。二 传是对一传进行的调整 ,以便组织各种不同的适应 当时情况的进攻战术 , 它起桥梁和核心作用 。传球 是防守的主要内容之一 ,它不仅是发球和其它小威 力进攻手段的基本对抗手段 , 对于避免失分或失发 球权具有重要作用 ,而且也是组织一攻和防守反击 [4] 的基础 。传球到位率 , 一个队的进攻意图 , 战术 的组织与运用 、 网上攻击点的选择 , 都取决于传球 , 传球是防守和进攻之间的桥梁 , 在比赛中 , 传球是 否到位对扣球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, 是全队由 守转攻的枢纽 ,在进攻与防守转换的衔接与平衡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。特别是“ 每球得分制 ” 的实施 , 对传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。

扫一扫,添加微信

联系电话:

18514600994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5696552@qq.com
Copyright © 2025 KAIYUN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1901252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