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IYUN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- 藤球运动技术领航者

国际赛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赛事前沿 > 国际赛事

2024年体育场馆典型案例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类典型案例——金华市中心

更新时间:2025-05-14点击次数:

  开云网站金华市体育中心于2013年5月建成,是金华市规模最大、设施最全的综合体育场馆,总用地面积2667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99580平方米,拥有30000座位主体育场、6000座位体育馆、1600座位游泳馆及室外田径训练场等场地。可承接省级及部分国家、国际级赛事,已举办超1000场赛事活动。金华市全民健身中心负责其及另外两个场馆管理,下属浙中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采用“事业+企业”双轨制运营,年均收入超2000万元。

  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、提供全民健身服务为核心,融合体育培训、会展演艺、体育经济发展等功能,打造多功能公共体育服务综合体,推动体育产业和事业发展,提升城市体育文化影响力,服务市民体育需求,促进城市能级提升。

  1.承办国际级、国家级赛事,提升城市影响力。顺利承办第19届杭州亚运会足球小组赛、藤球项目、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等国际级、国家级和省市级赛事活动,获评杭州亚运会、亚残运会先进集体,亚运标志性成果“国家藤球队训练中心”落户金华。

  2.响应政府号召,推动体育事业发展。积极响应“冠军工程”、“游泳振兴”号召,提供场地及人员服务,引入第三方企业,采取政府+企业形式共同开展保障工作,高质量完成环浙步道验收,推选出20条环浙步道线路,为全市分站挑战赛提供办赛指导。

  1.坚持免费低收费开放,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优质共享。秉持“免费低收费开放”理念,每年免费开放超9天,年均承办各类赛事活动超百场,年均接待健身休闲人数超200万人次,获评全省群众体育工作成绩突出集体,场馆服务大提升经验做法在省《竞跑者》平台刊发并获评省级“优秀场馆”。

  2.推动体教融合服务,创新体育中考考点服务。以自身场馆设施为载体,积极拓展体育中考市场,成为市区唯一体育中考考点,通过学校体育工作与青少年体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服务,年服务人数超2万人次。

  1.承接各类会展演艺活动,拓展盈利空间。积极承接金华大型春秋季车展、金华动漫游戏展、家居建材博览会等展博会,举行周杰伦、张学友等演唱会,丰富公司业务,拓展盈利空间。

  2.盘活闲置低效场地空间资源,提升场地利用率。通过出租和合作的形式提升场地及功能用房利用率,截至目前,出租中心闲置固定资产56处,面积超85%。

  1.实行“事业+企业”双轨制运营模式,发挥双重优势。通过体制事业化、运作企业化的“事业+企业”双轨制运营模式,发挥事业单位政策引导、资源调配优势,借鉴企业灵活性和市场敏锐度,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。

  2.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打造“综合一体化”发展新路子。推出“部门共建”、“学习练兵”、“降本增效”等制度,打造“一人多岗、一专多能”工作格局,团队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达51.8%,专业技能人才占比35%,体育技能人才占比达24%。

  1.贯彻“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”的发展理念,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融合化。以精品文明示范单位创建为抓手,以体育中考考点、文体健身中心等为载体平台,基本形成“体育+旅游+文化”的产品结构体系,2024年实现收入超2200万元。

  2.举办全国体育文化人才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,提升体育人才专业水平。2024年10月邀请专家学者现场授课,共有80名体育文化工作者参加,通过专题讲座、实地调研等形式,提升学员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。

  3.加大赛事“外引内培”力度,持续办好青少年体育赛事。积极承办重大国际赛事,打造品牌赛事,2024年成功举办了4场国家级以上赛事,14场省级以上赛事,实现运动振兴乡村、体育赋能城市。

  4.促进体卫融合发展,提升国民体质监测水平。新建500㎡国民体质监测站点,2024年市本级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94.5%,完成制作体卫融合宣传手册,邀请专家开展讲座5场以上,组织、推广体卫融合相关活动。

  1.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,创新商演合作模式。积极引入观赏性较强的运动项目,创作开发体现中华优秀文化、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竞赛表演精品,2024年举办会展商演活动14场,年营收近300万元。

  2.加快发展健身休闲活动产业,丰富体培项目。推动体育部门、体育社会组织、专业体育培训机构等与各类学校合作,提供专业支持,培养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,新引入拳击、街舞等新兴运动项目,年均体培接待超20万人次。

  1.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,获多项荣誉。通过承办国际级、国家级赛事,获评杭州亚运会、亚残运会先进集体,亚运标志性成果“国家藤球队训练中心”落户金华,提升城市影响力。

  2.全民健身服务覆盖面扩大,市民满意度提高。通过免费低收费开放和体教融合服务,年均接待健身休闲人数超200万人次,获评全省群众体育工作成绩突出集体,市民满意度持续提高。

  3.体育经济稳步扩大,盈利空间拓展。通过承接各类会展演艺活动和盘活闲置低效场地空间资源,拓展盈利空间,2024年实现收入超2200万元。

  4.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,团队专业水平提升。通过“事业+企业”双轨制运营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,团队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达51.8%,专业技能人才占比35%,体育技能人才占比达24%。

  5.体卫融合发展成效突出,国民体质监测水平提升。新建500㎡国民体质监测站点,2024年市本级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94.5%,体卫融合相关活动深入开展,提升国民体质监测水平。

  1.承办国际级、国家级赛事,提升城市影响力。通过承办国际级、国家级赛事,提升城市影响力,适用于公共体育场馆的品牌建设与运营。

  2.坚持免费低收费开放,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优质共享。通过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,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优质共享,适用于公共体育场馆的惠民服务推广。

  3.实行“事业+企业”双轨制运营模式,发挥双重优势。通过体制事业化、运作企业化的“事业+企业”双轨制运营模式,发挥事业单位政策引导、资源调配优势,适用于公共体育场馆的体制机制改革。

  4.贯彻“体育+”发展理念,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融合化。通过“体育+旅游+文化”的产品结构体系,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融合化,适用于公共体育场馆的多元化发展。

  5.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,创新商演合作模式。通过引入观赏性较强的运动项目,创作开发体育竞赛表演精品,适用于公共体育场馆的赛事经济开发。

  6.促进体卫融合发展,提升国民体质监测水平。通过新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和体卫融合相关活动,提升国民体质监测水平,适用于公共体育场馆的健康促进服务。

  下一期《中国体育场馆》正在编制筹备中,欢迎各会员单位踊跃投稿,共同开展行业研究工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扫一扫,添加微信

联系电话:

18514600994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5696552@qq.com
Copyright © 2025 KAIYUN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19012529号